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最鮮明的特色是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緊密結合,在推動發展上擁有強大的政治優勢、理論優勢、制度優勢、文化優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優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度優勢同堅持新發展理念的理論優勢統一起來,推動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在職能配置上更加科學合理、在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備完善、在運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能否貫徹落實好,事關未來5年、1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內容十分豐富,既有宏觀思路、指導原則、戰略思想,又有具體要求,既有黨的十八大以來一以貫之的戰略部署,又有新的重大判斷、新的戰略舉措,不狠下一番功夫,是學不到手的。學不到手,貫徹全會精神就抓不住要害、踩不到點上、落不到實處。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逐條逐段領悟,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突出領會好重點和創新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我多次講,高級干部要成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各級領導干部要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前不久,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我又突出講了這個問題。經濟工作從來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體的聯系的。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
我們黨要領導一個十幾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穩中求進、協同推進,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地區、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同時我國區域差異大、發展不平衡,現代化進程不可能齊步走,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支持帶動其他地區實現現代化。
年關將至,地方黨政領導干部要在防疫情、保供應、保民生、保安全、保穩定方面多上心、多用心,把化解風險的工作抓早、抓細、抓實,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要持之以恒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細致落實各項防控舉措,迅速有效管控散發病例。要全面排查各種社會矛盾,加強分析研判,把握各種潛在風險因素,主動進行防范化解。要做好春節期間能源和物資供應保障、交通安全等工作。要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破壞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安定。對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等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問題,要及時化解。
同志們!我常常想起鄧小平同志1992年講的一段話:“如果從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干。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現在,擔子壓在我們大家身上了,責任落在我們大家肩上了,我們大家一定要勇挑重擔、勇擔重責,團結帶領人民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努力作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成績來!